第(1/3)页 从点心铺子“酥荷堂”出来,沈醉的手上提着大大小小,好几盒包装精美的糕点。 有马蹄糕、豆沙饼、藕丝糖等等,都是烛火村里根本见不到的点心。 像是藕丝糖,更是贵得有些离谱。不过也不能怪店家黑心,这糖的主要原料莲藕,在冬天实在难得。 都是在夏天采摘之后,立刻送到冰窖里贮藏,等到秋冬之时再拿出来制作糖糕。 所以买这款糖糕的时节,越是远离夏季莲藕采摘的季节,价格便越贵。 宛儿她们虽然身上穷得差不多叮当响了,可是在这上面可是万万不会节省。 陈婆婆对他们两人,都有大恩。 不仅吃喝住都不曾收取半个铜板,相反还将百年山参拿出来给沈醉炖汤。 这种深厚恩情,又岂是几盒糖酥能够还得清的? 徐珊大嫂也在沈醉散气的时候,帮了很大的忙,为此还被村中闲汉借机寻衅,受了不少委屈。 桩桩件件,都在沈醉和宛儿的眼里心中,片刻不敢忘怀。 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。 两人循着县城外的小路,走了小半天终于能遥望见拙火村,还是那座小山村。不过数日不见,却真的想念。 推开熟悉的篱笆院门,上个月还有些绿意的小菜圃,此时全都被积雪覆盖,只能看到星星点点的棕色泥土。 磨盘上还有些没有清扫干净的玉米粒,两人都知道这是陈婆婆特地留下来的。 冬日鸟雀难以寻觅到食物,婆婆心善,留些给附近做窝的雀鸟过冬。 屋子后面的鸡鸭都被赶到笼子里面去了,周围还挂上了厚重的帘子,还有盆不大不小的柴火正在窸窸窣窣地燃烧着。 “婆婆,我们回来啦!” 宛儿见到院子如初,心中说不出得快乐。 她敲完门后,闯进屋子,一眼就见到了侧坐在炕上的陈婆婆。 婆婆今天穿着一件深红袄子,看起来不旧不新,想来是每年这个时候拿出来穿过春节几天,然后便收起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