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所以大方针的基本确立,接下来的动作就快捷无比了。 冻结了不少时间的iter组织经费,开始有序地流出。 当然,这仅仅是为保障华国科研人员的在外待遇。 而做到此步的筹码,自然是抛玉不要砖的常温超导材料和锂空电池。 因此,大洋彼岸主持日常工作的办公厅,态度再次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。 “共享超导,然后在可控核聚变,以及其它要害专利上,放开限制?” 米国最高层的小团队,同样因此召开了特别会议。 “是的,经过智囊团分析,此举有利有害,但以我方掌握的技术储备,预计有78.56%的概率,能够在领先于华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。” 来自科学部的大佬,可不是随口乱说的。 从相关反应还有前后对策来看,基本能肯定,是老对头的研究进入了瓶颈,所以才会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。 不过也不够因此反客为主逼得太紧,目前肯定是要缓和关系,谋求利益。 负责其它领域的大佬们,也纷纷表达了类似的意见。 对抗确实很难从中获利,开拓科技的边界,不失为缓和内外矛盾的良好时机。 “好,那我们也要加大在可控核聚变方面的投入,联合欧洲,扩张在iter,以及其它研究路线的投入。” 大统领一锤定音,他也不想在任内,打输这场未来竞赛。 “对了,华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,重心在哪?” 确立方向后,大统领问起这个问题。 能在人类前沿尖端领域上有突出成果,这种级别的科学家,不应该是他没听说过的人物。 “这个……” 说到这,因为林云的缘故,被列席参加的办公厅高级国际关系顾问安德烈,硬着头皮站了出来。 “尽管不想承认,而且事实相当匪夷所思,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,年仅二十多岁,出身华国且没有海外经历的林云,在一系列科技突破中,扮演了极为重要、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。” “这样的人才,没有做出专门方案应对吗?” 大统领面露不虞。 “有过尝试,但效果不佳,此前有怀疑,林云为华国推出的烟雾弹,因此没有深入针对,且因为崛起时间短暂,各方面经验都有所欠缺。” 高级顾问安德烈,越说越将责任都推到林云的天赋上。 “好,那之后的联合研究,务必做好你应尽的义务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