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老子吃过的盐,比你吃过的饭还多,还轮到你给我们讲道理了?” “反正我就开这个价,你拆得起就拆,拆不起就滚蛋!” 老头说着,却是哼哼两声。 苏阳看向说话的老头,顿时有些无奈,他说的这些,倒不全是空话,铁北胡同和铁工胡同两块地,全部盖成楼盘,也不过二十几栋。 按照两千多块钱一平的售价,这两块地,能创造的全部价值,大概在十七个亿左右。 但这其中,建筑成本就要占据百分之二十左右,其它的各类税收成本,还要占据走百分之十五,再加上百分之十的营销成本,可最后剩下百分之五的空置楼层。 松江建工,哪怕在一分钱不花的情况下,也只能赚到八点五个亿。 再加上这两块地,本身就是从江城银行贷款出来的,足足花费了六千四百多万。 如果腾空安置的金额,超过七点五个亿,对松江建工来说,这就是一个绝对赔钱的买卖。 如此之大的资金运转,再加上投入的时间成本,最后只能勉强保本。 就是这么一块地,在土拍市场,流拍了十几次,最终才落到了他的手里。 没有人看好,因为压根不可能有人解决这个问题。 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,而且七点五个亿,也不一定够动迁安置费。 老头的话音落下,旁边的一个老太太,也皱起眉头。 “孩子啊,你没钱,张罗着要拆什么啊,还要买地,我们这些人,都指望了这房子动迁暴富呢!” “只要拿到动迁款,我们就什么都不用干了,天天躺着,享受就是了!” “还能指望帮一帮儿孙!” 后面一群人,也跟着闹腾起来。 “说的就是啊,没钱非得要拿地,就不能换个有钱的来吗!” “这群开发商,换了一个又一个,评估完了就不拆了!” “一百万都掏不起,还来拆什么房子!” 苏阳看着眼前的这些人,他能明白,这些人对于一夜暴富的憧憬。 可这是一笔经济账,只有在双方妥协的情况下,才能达到边际收益的最大化。 很多人不明白,博弈,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,而不是一个漫天要价的过程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