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执印大人陈执安下令。 此次因为罪责而被收监入狱的四十人,包括大理寺少卿何观,包括匠作府、国子监两位人物,连同三十余位大世家大门阀子弟全数杀头问斩! 斩刑奏折已经由陈执安拓印陆吾鉴,再经过督察院、大理寺、刑部三方核查,按照大虞律法确定罪责,再批律条,递入内阁。 最终再由宋相批注之后,递悬天宫太渊殿,由由圣人亲裁之后,便发回三司,问斩要犯。 这看似规矩章程颇多。 可事实上,朝堂自有朝堂的规矩。 由督察院、大理寺、刑部共同递交的律条,圣人少有不应允。 毕竟各方利益相关,能够劳动这三个衙门共同提交奏折,实际上便代表了朝中大多数的利益。 最起码,过往便是如此。 只是……对于大虞六姓,对于天下世家而言,如今的朝堂却与之前不一样。 因为多了一个执印大人! 执印之位,可以鞭笞世家人物,查世家子弟之恶,追世家子弟之责,定世家子弟之罪! 有此权柄,应对世家子弟犯下之恶行,督察院、大理寺、刑部都要受陈执安调遣。 换句话来说,事关世家人物,一旦督察院坐实了他们的罪证,陈执安在律条上印下了自己的陆吾鉴,签下了自己的大名。 其余三个衙门便只能够联名上书,共同递上奏折。 正因如此……今时今日的朝廷中才会出现这荒诞的一幕。 陈执安拿人入狱,三司同办,即便当朝大理寺少卿,上原卢氏的女婿何观的名讳也出现在了奏折中。 一时间,朝野震动,不知有多少人等候圣人裁决,想要看一看这陈执安的执印之位,是否真就有如此权柄。 尤其是大虞六姓…… 龙溪府、上原府、扶邺府……等诸多所在,不知有多少人的目光都落在悬天京,落在宫中,想要看一看圣人究竟如何决定,正想要看一看圣人究竟会给那陈执安什么程度的支持。 —— 又过几日,陈执安专心在青莲县的宅子中禅生丹,却忽然有一位红衣貂寺亲自前来,召陈执安入宫中。 陈执安似乎早有准备,将炼制出的上百枚禅生丹交给云停,这才沐浴更衣,又穿上那一身【山河星斗补】,这才乘坐着与红衣貂寺宫中马车,就此入宫! 今时今日,陈执安入宫已然不同于以往,再加上又有圣人相召。 这马车一路毫无阻碍的驶入皇城,又驶入悬天宫,最后直去圣人的书房——瞻天宫中。 宫中古朴典雅,当朝圣人昭伏皇正坐在桌案前,手中握着笔,低头看着眼前的奏折。 陈执安踏入宫中,昭伏皇终于抬起头来。 此时身在这瞻天宫中,昭伏皇眼神平静,他眼中常有的疲倦之色似乎消解了许多。 陈执安踏足殿宇中,向昭伏皇行礼。 昭伏皇仔仔细细凝视着陈执安,任凭陈执安躬身,却并不曾让他平身,便如此看着陈执安弯着腰站在殿中! 陈执安脸上也不急不躁,同样颇为平静。 直至十几息时间过去,昭伏皇终于放下手中的笔,道:“平身,赐座。” 立刻有站在殿中华表之后的公公搬来一把椅子。 陈执安向昭伏皇行礼谢恩,便坐在这椅子上。 “陈执安,你刚刚登临执印之位不久,便拿了四十个世家人物,甚至递上奏折律条,要将他们尽数斩首……” 昭伏皇声音低沉,语气中竟还有几分恼怒,似乎是在质问陈执安:“你让朕为难,执印之位乃是我点头设立,并且亲点你陈执安为当朝执印,此乃我的旨意。 现在你成为这执印不过两月,便要杀如此之多的人头。 朕若是不答应,那这执印之位反而会遭人看轻,便也就失去了鞭斥天下世家的威严。 朕若是答应了,一口气杀的太过,天下世家必然会对朝廷心生怨怼。 恰巧天下纷乱,大虞已然经不起风雨了。” 说这番话时,昭伏皇虽然语气依旧平静,却好像又带着些探询。 他的目光始终落在陈执安的脸上,与陈执安的眼神碰撞,仿佛要一眼看透陈执安。 “正因如此……你贸然拿人,反而让朕为难。 最起码,你不该拿何观、谢珲庆、谢鸿亓。” 陈执安静默听着,直至昭伏皇说完,他才站起身来道:“圣人明断,这些人便是世家门阀,乃至朝廷国祚之蛀虫、妖鬼。 这四十人中,无一人不是罪有应得! 这些人对于大虞而言,几无作用,砍下他们的人头却可以震慑天下世家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