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杜如晦当即就明白了自己这老友的心思,若有所悟,心绪开始飞转…… 随之,房玄龄回过头来,继续说道。 “其二,如此粮种,刚刚育种,若要推行天下,臣猜想,多则十年,少则也要三五年,太早便昭告天下,无异于招摇于名,过之其实,百害而无一利啊。” 房玄龄的话,当即让君臣几人嗅到了三分敏锐的意味。 君臣几人,一时沉默,各自沉思。 随后杜如晦继续叹言,眉头稍解,断言道—— “陛下,玄龄所言,甚是啊!” “育粮培种,确实需要许久年月,若是太早昭告天下,引得他方嫉恨之心,有害无利。” “观关内,世族必然心怀叵测,绵中藏针,观关外,如此天粮,他国必然齐齐而动,在此天粮无我大唐百姓皆用之前,定会纷至沓来,无所宁日。” “在此之前,虽我大唐为大国,但亦然架不住纷纷环伺,若是似吐蕃等国结盟而动。” “若如此,天粮便成了——祸种。” 此言一出! 刚刚那振奋人心的喜悦顿时从承庆殿扫去,一个个面色肃穆,眼神深凝。 当即李世民转头想着唐苏凡问道。 “苏凡,若是这红薯育种,想要推行我大唐境内,大概需要多少时日?” 这时候,唐苏凡的眉头也是不知不觉间锁了下来。 现在,他岂能听不出几分苗头。 好像是自己,想的太简单了啊。 “若是推广大唐,到百姓皆有所食,起码三年。” 唐苏凡想了想,答了回去。 虽然红薯是产量多,但推广的问题,才是一个大问题。 推广中,不仅有着自身消耗的问题,但想要把如今他那一小块地的红薯种推广整个大唐,三年都是说得相对保守。 三年…… 君臣几人同时面色严肃,虽说此等天粮确实天降大喜。 但同样,亦然如同生火做饭一般,想要吃饭,也要先架起这火。 这背后的问题,顿时浮现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(本章完) 兄弟们,今天我来速补,今天两更,明天后天两更保底,尽量三更,作者先画饼,再做事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