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第二原因便是,凶手也针对喉咙部位下了手,确保陈洪的死亡没有一丁点的吵闹声音! 法医没从第一具尸体里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。 而第二具嘛 “尸体缺失了一块心脏。” 四月十二日,下午两点。 法医对着徐嚯张梁如实开口。 “死者胸口部位有锐器造成的挖痕,代表心脏被凶手亲自掏出,用途不知道,但根据伤口来看,大概率是杀害陈洪的那把凶器所造成。” “尸体的肌肉呈现痉挛状态,死者的双目瞪大凸出,表情狰狞,换句话说他是在清醒状态下,被活剖的心脏。” 法医如实开口说道。 他将整理好的文件报告递交给面前二人。 “活剖!?” 张梁诧异,转而开始仔细看起文件来。 法医点了点头,他开口,继续道:。 “没错,第二死者从遇害到死亡期间,大概有半个小时左右,所以很容易看得出来的。” “而第一死者只有七分钟,根据第二死者猜测,陈洪极有可能也是在还有意识的时候,被凶手活活剖开肚子,将肠子抽出,最终才死亡。” “这一点因案发过程时间太短无法考证,但绝大概率还活着。” 人体的生命力很顽强。 你掉一条腿,一根胳膊完全能活。 哪怕你被人捅了刀子,你也不会立即死亡。 你甚至可以睁眼看着自己的肠子,器官从肚子里流,亲眼感受着血液的流逝,寒冷的侵蚀,直至肾上腺素都扛不住,这才走到生命尽头。 所以 “第一起受害者,凶手活剥了死者的肠子。” “第二起受害者,凶手活剖了死者的心脏!” 徐嚯陷入沉思当中。 两起案子,两起活剖。 每个都有专属的理由! 陈洪是因其身份,杀害十四人的连环杀人犯,于是被活剖肠子。 而刘建这个更简单,根据凶手故意摆弄的死者死亡造型,看得出其死亡原因便在于家庭关系当中,因此,刘建被剖心。 “这样来看的话是不是这些事件在凶手眼中是某种前置?” 一直站在一旁想下班想到魔怔的赵刚忽的开口。 他听到法医说的话稍微一想,越想越不对劲。 “他杀人是有前置条件进行筛选的,这个前置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后果,就是死法不同。” 张梁若有所思的想着。 “只是这个后果和前置,是对方随便找的,还是说具备某种关联性?” 什么意思? 这么说吧。 在凶手的这一套逻辑中。 死者的身份以及其所做过的事便是他筛选目标的前置条件,而条件往往都是按照结果来筛选的。 结果在眼下,就是案发现场。 换句话说,凶手是否并非是先找的陈洪再想的死法,而是先知道了死法,按照自己这个死法,筛选出了能得到答案的条件! 就好像,给你数字2,然后你填1+1一样,而非给你1+1,你填2。 “如果这样来看逻辑倒是很贴切。” 徐嚯点了点头,没有反驳,他也是这样想的。 “只是这里面的逻辑呢?” “我们可以给这个前置条件和结果画上个等号,可支持他们画等号的逻辑呢?” 徐嚯忽的反问。 如果凶手是按照结果在筛选人杀。 那么条件和结果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 但现实 “一个十四条人命的通缉犯,这种前置条件,和抽出肠子的结果有什么联系?” “又或者刘建,对方是个巨婴,三十多岁还靠母亲活着且完全不知感恩这和他被剖心有什么逻辑?” 两个问题落下。 现场陷入一片安静当中。 确实。 他们所有人都知道里面存在逻辑关系。 可在凶手眼中,这两个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被划上的等号却完全解析不了 法医摆了摆手,表示爱莫能助。 和影视剧中不同。 现实的法医只负责解剖,虽然会提供一些思路,可终究不是职业刑侦,这种事让他思考算是纯粹的难为对方。 “我先去睡了,你们慢慢查。” 老法医扛不住了,打了个哈欠,稍微去洗了把脸便准备小睡一会。 张梁也没在意。 他们直到回到办公室,也一直没想到什么全新的线索。 “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?” 张梁想的心情愈发烦躁,他现在就连吃饭的心情都没了。 “吃点吧,边吃边想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