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人身上会有味道吗? 有的,有臭味,这是正常的身体代谢产生的东西。 也有一股腐朽的木头味,如垂垂老矣的老人。 还有香味,这是你的基因匹配到了正确的伴侣,能闻到对方身上的体香。 至于人,是否能留下狗的味道. “林先生,解释一下吧。” 徐嚯双手抱胸,平静的看着面前的林山。 他就好像在看一块石头,不带任何感情! 林山顿住,他的表情逐渐收敛,随即死死盯着徐嚯。 他没说话。 一句话也没说! “不说?” 徐嚯不屑的笑了笑,“没关系,既然你不说,那我来说。” “先说说这案子,往后继续推演下去的结果吧。” “假设,在我没来这审问室的情况下。” “案子会往哪发展?” 会顺利的结案,随即将人送上法庭,最终,法院宣判张茹死刑! 案子死了三人,第四人险些死亡,这种重罪必然会死刑,即便是小孩也不行。 不过,如果林山是被迫的. 倒是会从轻发落。 现场中,他戴着狗链,只要咬死了自己是被迫,也是个受害者,那他最多也就是个十年以上。 无期甚至都不一定能达到! 毕竟,死的人虽然在当地警方眼中很多,但相比较上一起案子的韩诗,就少的少了。 韩诗的案子没有人协调是必死无疑的,数量太多,量变产生质变,寻常的法例无法让对方宣判无罪或是短短几年的服刑期。 所以,警方能为其争取到的最多只有无期。 但不幸的是没用上对方便自杀身亡。 “张茹交代的很全面,逻辑明确,信息细节都说的无比清楚。” 徐嚯顿了顿,上下扫量对方一眼。 “但,就是因为她交代的太过详细,才有问题!” 正常人都是能藏多少藏多少,务必要让自己活的长久一点。 张茹倒好,直接将所有的罪责揽在自己身上! “她不怕死?” “不,抓捕现场,她腿抖的都成筛糠了,必然怕死。” “她是主谋?主凶?” “这种变态的案件,凶手竟然连直面警方的勇气都没有,这可不像个变态的模样。” 徐嚯淡淡说道。 他模样轻松,说出的话没有怎么延迟,字眼却咬的很清晰! “嗯,除非是装的。” “帮凶装成主谋?长期关押替换死刑?” “啧,我想,应该不会有人无缘无故蠢成这样,那就只能是有意的。” “有意,那就得有个理由了。” “什么理由?” 说到这。 钱华等人已经明悟过来,那双眸子,死死盯着林山。 双手不自觉握紧,攥成拳头,脸色无比阴沉。 他们险些被对方骗了。 “嗯再说说案发现场吧。” 徐嚯忽的一收,没有继续讨论理由,反而将话题挑向另一点。 “案发现场你戴着狗链,伱很聪明,第一时间就伪装成了一个可怜受害者。” “不过你挑错了道具。” “一个拴系在脖颈上的东西,即便不紧,长久以往下依旧会浮现出勒痕。” “你的脖颈没有,甚至说,你连被虐待的痕迹都没有,只有最表面,刀子刚划出的新鲜伤口。” “这些都是漏洞,即便我不挑明,信息暴露也只是时间问题。” “甚至说,如果换个别人.” 说到这,徐嚯双手交叉,抵住下巴,看着面前这小孩模样的林山。 “在一开始,这些显眼的信息便会被发现!” 信息明显吗? 挺明显的,漏洞不少,但第一时间警方就是没反应过来! 可如果,将林山换一个人,警方却又能反应过来了。 为什么? 一个很难改变的思维问题。 什么思维? 惯性思维! 曾经有一个推理作家,曾发表过一次作品,名称为【点与线】,很经典。 其中的案件故事暂且不提,单单说所谓的惯性思维。 人在看到两个点的时候,你的思维,会下意识联想出一根链接两个点的线。 就像,看到轮椅,会想到残疾人。 手术刀,会联想到手术室的病人。 看到白大褂,会想到医院里的医生。 这就是点与线,在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,会控制不住的联想其余物品并将其联系在一起! 但其实,坐轮椅的不只是残疾人,可能是买了电动轮椅,懒得走去教室,用来代步的大学生。 手术刀不只是做手术,也可以割肉。 白大褂不只是医生,它可以是屠夫的围裙,也可能是一个潮流穿搭。 “狗链,十岁孩子外貌,体表外伤,被捆绑丢在车后备箱。” “癫狂,手持人质,威胁警方,成年人。” 徐嚯的声音继续响起,大量的信息被解剖成独特的信息点。 第(1/3)页